5月17日上午,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智慧广东 智慧生活”2013世界电信日和信息社会日纪念大会暨南方通信论坛在广州花园酒店隆重举行。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应邀作主题演讲,并与政府监管部门、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一起,就广东信息化建设的热点话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古伟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以及广东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通信行业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活动。
信息通信行业助力“智慧广东”
近年来,以3G、宽带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期,在智能手机的高速普及推动下,广东信息化建设也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5月13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信息化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到2017年,全省信息化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信息化发展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全省信息化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并将基本建成“智慧广东”。
“智慧广东”建设目标的明确,对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发展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据古伟中介绍,近年来广东通信业虽然持续发展,保持住了全国领先的局面,但是增速却有所放缓。据统计,2012年广东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80亿元,同比增长9.8%,约占全国的13.7%;主营电信业务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7.7%,约占全国的13.6%。与此同时,广东增值电信企业则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12年我省规模以上增值电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93%为信息服务业务收入。
对此,古伟中表示,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将信息消费确定为拉动内需的首位,首次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信息消费势将助燃大消费,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对信息通信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在根本上讲信息通信业仍然是朝阳产业,魅力无限,前景广阔。“从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信息通信技术与改善道路安全’这一主题看,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在推动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
广东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制订了规模庞大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据透露,“十二五”期间,广东基础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在宽带网络、3G、4G、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基础网络建设、移动互联发展、增值应用创新等各方面全力拉开建设。
移动互联发展助阵“智慧民生”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作题为《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主题演讲。同时,他还就新兴信息新技术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带来的改变等话题与广东的政府部门、企业代表进行了进入探讨。
“移动互联发展将进入最好的时代。”吕廷杰表示,在目前3G加速普及、4G开始布局、固定宽带网持续提速的发展情况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全新技术的运营不仅为产业革新、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全新动力,也对民生服务、政府公共管理的智慧化带来了新契机。
据统计,2012年广东新增移动互联网上网用户1154.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391.6万户,普及率为9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9794万G,同比增长69%;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4%。“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PC互联网,各种形式的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乐趣。这说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网民们信息交流、文化娱乐和商务往来的重要平台。”古伟中也表示,目前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及呈现出的融合、智能、跨界趋势,宣告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
古伟中认为,广东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无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3G网络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二是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带动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消费门槛不断降低,产品推陈出新,产业链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但是,广东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也还面临不少挑战,需要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更好的业务创新环境、更合理的互联网架构、更有力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等。